大花山牵牛
Thunbergia grandiflora ( Roxb. ex Rottl.) Roxb.
Bot. Cab. t. 324. 1819.
≡Flemingia grandiflora Roxb. ex Rottl. ≡Flemingia grandiflora Roxb. ex Rottl. Neue Schriften Ges. Naturf. Freunde Berlin 4: 202. 1803.
攀援木质大藤本,长6-8m或更长。茎有多数分枝,分枝有棱,幼时疏被短柔毛,老枝近无毛。叶柄长1-7cm,在上面沟内密被短硬毛;叶片纸质,卵形或三角状心形,长5-10cm,宽4-8cm,基部浅心形或截形,边缘具角状粗齿或波状,稀全缘,先端渐尖至急尖,幼时下面密被短硬毛,上面疏被毛,成长叶下面无毛,上面粗糙,在基部及脉上疏被短硬毛或无毛,两面密布小瘤点,具基出脉5-7条。花腋生,单生,有时2朵并生;花梗长4-7cm,具沟槽,幼时密被黄色绒毛,成长后仅上部沟槽内被毛,上部与小苞片的下部和花萼外面均密布巢状的腺体;小苞片长圆形或卵形,长2.5-3cm,先端渐尖,具小短尖,幼时密被黄色绒毛,成长后仅边缘具短睫毛,具5-7脉,宿存;花萼环状,长4-5mm,先端截形,宿存;花冠淡蓝色,长4-6cm,外面无毛,花冠筒下部筒形,长约7mm,直径约3mm,向上逐渐扩大,长2.2-2.5cm,至喉部直径达5cm,檐部具5裂片,裂片近圆形,长约3cm,宽约2.5cm;雄蕊4,花丝长7-9mm,花药在缝处被髯毛,药隔伸出成短尖状,药室不等大;子房密被短柔毛,花柱不伸出花冠筒之外,其长度约达花冠筒的中部,柱头2深裂,裂片等大,对折,下方的裂片包住上方的裂片。蒴果外面疏被短柔毛,球形,直径1.5-1.8cm,喙长2-2.5cm。种子4,卵球状,直径7-8mm,表面绉缩呈脑纹状。花期:2-10月。果期:7-11月。
产地:南澳(张寿洲等4216)、梧桐山(王国栋等6273)、内伶仃岛(张寿洲等3717)。深圳各地广为栽培或逸生。生于山坡或林缘。
分布:原产中南半岛至印度,现世界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或逸生。我国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四川、云南和西藏均有栽培或逸生。
用途:本种花大而美丽,有较高的观赏价值,宜作棚架植物。根皮入药,有消肿拔毒和排脓生肌的功效,又可治跌打损伤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3卷 384页
2275
2275
图 405 大花山牵牛 Thunbergia grandiflora
2275
图 405 大花山牵牛 Thunbergia grandiflora
1. 分枝的一段、叶和花;2. 花盘和雌蕊;3. 蒴果。(李志民绘)
1. 分枝的一段、叶和花;2. 花盘和雌蕊;3. 蒴果。(李志民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